“温柔一刀”用爱传递光明—记广州番禺普瑞眼科医院张耀光院长

2022-09-02 09:10:07  阅读:-  来源:

温柔一刀” 用爱传递光明

——记广州番禺普瑞眼科医院张耀光院长


“丹丹,不要紧张,深呼吸,会有胀胀的感觉,很快就好了哦。”ICL晶体植入手术中,广州番禺普瑞眼科医院张耀光院长一边温柔地对患者说话,一边聚精会神地看着显微镜,手上的动作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

“手术不到十分钟,张院长一直在轻声引导和安慰我,让我特别安心。”术后丹丹说道。一周后复查,丹丹视力达到1.2,她开心地抱住张耀光院长庆祝。

丹丹与张院长相拥庆祝


从医二十余载,张耀光院长对患者无不是轻声细语,耐心细致,让人如沐春风,而手术中的她动作轻柔而又精准果断,是名副其实的“温柔一刀”。


力当光明使者

2001年,张耀光从医学院毕业,来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工作,实现了当医生的梦想。“从小我就特别想当医生,治病救人,光荣而神圣。”她说。


2004年,张耀光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读硕博研究生,师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医院院长刘平教授。刘平教授是东北著名的眼科专家,在复杂性白内障摘除术、人工晶体植入术、角膜移植术、角膜材料保存等领域都颇有建树,是黑龙江省眼库主任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。


在哈医大就读期间,张耀光多次跟随刘平教授到农村地区,给广大贫困的白内障患者义诊,为数千名白内障患者复明。刘平教授做白内障手术,许多白发苍苍老人家重见光明那一刻非常激动,也深深触动了她。“眼科医生,不仅要对技术精益求精,更是责任重大,为患者传递光明,让他们看见多彩世界。”张耀光回忆道。


2010年,张耀光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,回到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工作,以诊治青光眼、白内障见长。


在忙碌而充实的眼科工作中,她收到了很多患者的表扬信和锦旗,但让她记忆犹新的,是一位60多岁老人的“礼物”。


一天晚上,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来挂急诊,这位酷爱读书的老太太因急性青光眼发作而特别痛苦。她一遍遍地问:“张主任,我的眼睛会不会瞎了?我是不是不能再看书了?”


张耀光不断地轻声安慰她,“不要着急,我给您做手术,您还会看得见的。”手术中,张耀光让护士与老太太聊天,以减轻老太太的焦虑,自己则专心致志做手术,手术很快就完成了。术后老太太恢复得不错,又能自在地阅读。她用毛笔字给张耀光写了长长一封感谢信,感谢张耀光妙手回春,拯救她于失明的边缘。


“老太太的字特别漂亮,看着就觉得当眼科医生特别有成就感。”张耀光笑道。


也是在这期间,张耀光成为副主任医师,主持完成省级科研成果一项,参与市级科技成果奖一项,发表SCI论文2篇、国家级论文5篇,完成个人发明专利2项。


雕刻清晰视界

2015年,是张耀光转折的一年。她来到一家三级眼科医院工作,不断精进屈光手术技能,无论是全飞秒手术,普通半飞秒手术,还是个性化半飞秒手术,或是ICL晶体植入术,她都游刃有余,成为该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和屈光科主任。

张耀光院长手术中


“我是一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。以前治疗白内障、青光眼,多数患者对视力要求不高,能看见就好;但做屈光手术,患者对视觉质量的要求更高,不仅要看得见,还要看得好。从这个角度上讲,对医生是一个挑战,医生务必做到万无一失,精雕细琢,使每一台手术至少达到预期效果。”


多年看眼病的经验,对张耀光做屈光手术多有裨益,是否进行手术,如何设计手术,她会更敏感,考虑亦更周全。比如,虹膜炎是屈光手术禁忌症,症状比较严重的虹膜炎很好判断,但一些早期虹膜炎却很难发现,但这可逃不了在眼病领域沉浸多年的张耀光“犀利”的双眼。


如今,张耀光做过的屈光手术不计其数,其中不乏高难度手术。


2018年,张耀光接诊了一位特殊的小眼睛病人。他的睑裂很小,眼睑特别紧,几乎不具备做近视手术的条件。在过往的一次手术中,负压无法固定眼球,手术无法进行,医生们都劝他放弃手术,毕竟这不是一个一定要做的手术。但患者摘镜愿望很强烈,他找到了张耀光。


“如果能让患者看到更清晰的世界,体会到快乐,那这个手术就是值得做的。”张耀光回忆道,“睑裂小,要求对位更精准,手术操作时间更短。”


这个手术对于以精细化和细腻风格见长的张耀光而言,得心应手,她最终成功完成手术,患者的术后视力也令人满意。


2019年,有一对近视2000多度的姐妹,戴着厚厚的眼镜,找到张耀光,期望通过手术清晰地感受世界。张耀光给她们设计了这样的方案,先通过ICL晶体植入术矫正了1800度的近视,一个月后再用全飞秒激光矫正剩余的近视度数,术后视力也远超预期。


“其实她们植入ICL晶体之后,看世界已经很清楚了,较之前简直就是天壤之别,二次手术不是非做不可。但是她们特别希望彻底摆脱眼镜,所以综合评估之后,给她们做了激光手术。”张耀光说。


用爱传递光明

2022年,张耀光来到广州番禺普瑞医院,她一如既往地用温柔的手术刀点亮清晰视界,用爱传递光明。


丹丹是张耀光院长在广州番禺普瑞眼科医院接诊的第一位ICL晶体植入患者,她选择张耀光院长的原因是“温柔亲切,专业过硬”。丹丹在决定做近视手术后,搜集了大量资料,对手术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了解,张耀光院长戏称她可以当“半个眼科医生”。对于丹丹的任何细小的问题,张耀光院长都会耐心解释,直到她疑虑尽消;当她感到紧张时,她会柔声抚慰,让她如沐春风。

丹丹做检查


术后张耀光院长陪她做各种检查,但术后一天,她的左眼眼恢复没有右眼好,心里非常焦虑。“张院长给我详细分析影响视力恢复的各个因素,并不厌其烦地宽慰我。一个星期后,我左眼视力就恢复得很好。”丹丹说道。

尽管对各种屈光手术驾轻就熟,但是张耀光院长坦言,在每台手术前,她都严阵以待,没有丝毫松懈。“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生命,一双双亮堂堂的眼睛,这是锦上添花的手术,不能辜负患者的信任。”她说。